科研前沿

所在位置:

首页 知识中心科研前沿电车高温难题终结者!金刚石热沉:从电芯到芯片的全链路散热守护神

电车高温难题终结者!金刚石热沉:从电芯到芯片的全链路散热守护神

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28

热浪如潮,全国多地持续 40℃以上高温预警,地表温度突破 65℃的极端环境下,停放在户外的电动车成了名副其实的 “高温试验场”。驾驶舱内热浪灼人只是表象,真正的考验藏在车身深处 —— 电池在高温中加速老化,续航里程 “断崖式” 缩水;电机效率随温度飙升而骤降,动力输出变得 “有气无力”;更令人揪心的是,电池热失控风险如影随形,让每一次高温出行都蒙上安全阴影。

散热材料的王者:金刚石的革命性突破

2024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研发出超薄金刚石膜,其导热性能超越所有传统散热材料。研究表明,这种金刚石膜能将电子元件的热负荷降低十倍,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提升五倍。

金刚石纳米膜的秘密在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接近2000 W/(m·K)的导热系数(铜的5倍),同时具备极佳的绝缘性能。

它可被加工创建出高效导电通道,将热量迅速传导至铜质散热器。这种材料的柔性和独立性使其能灵活部署在电子元件或铜基板的任意位置,甚至直接集成到散热系统中。

最令人振奋的是,这种金刚石膜能够在硅晶片上直接制备,完美适配大规模工业生产。

想象一下,配备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池的车型目前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15公里”,若应用金刚石散热技术,未来可望达到 “1分钟充电,续航215公里” 的惊人效率。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金刚石散热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在高端GPU散热领域,多晶金刚石热沉片已在英伟达(NVIDIA)的硅微芯片散热方案中进行测试实验。

金刚石热沉可与GPU结合,可帮助其大幅提升散热性能。英伟达测试显示,采用金刚石散热的GPU性能提升3倍,温度降低60%,能耗减少40%。

1752806514644666.jpg

金刚石如何重塑电动车散热格局

  1. 电池散热革命:金刚石膜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内部,实现电芯级别的精准温控。结合小米SU7的124级温控算法,可使电池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延长寿命并支持超快充。

  2. 功率元件升级:电机控制器中的IGBT和碳化硅功率模块将直接受益于金刚石基板散热,功率密度提升50%以上,为更高性能电机铺平道路。

  3. 芯片级散热方案:自动驾驶芯片算力持续攀升,OrinX等高性能芯片的热负荷日益严峻。金刚石热沉片可将芯片工作温度降低30-50℃,保障算力稳定输出。

  4. 充电系统突破:超快充桩的核心瓶颈是散热。采用金刚石散热的充电模块可支持1000A以上电流,使5C甚至10C超快充成为现实。

在电车与高温的持久战中,金刚石材料的登场,不仅重新定义了电动车的散热标准,更让 “高温无忧” 从期待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当科技的锋芒遇上材料的突破,电动时代的高温焦虑,终将被这颗 “碳基明珠” 彻底终结。化合积电专注于金刚石热管理材料解决方案,为广大客户提供全面的金刚石热管理材料,包括金刚石热沉片、金刚石晶圆衬底、金刚石光学窗口、金刚石复合材料等,欢迎进行详洽。

相关文章
提交您的需求!
立即填写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

注:请填写以下申请信息,我们会在收到申请的一周内与您联系。

*姓名:
*公司:
职务:
*邮箱:
*电话:
需求说明:
本人同意并愿意在未来收到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和许可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关于此需求的通信。
了解更多产品!
立即联系我们!
©2022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返回上一级

联系我们
立即填写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

*姓名:
*公司:
职务:
*邮箱:
*电话:
需求说明:
本人同意并愿意在未来收到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和许可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关于此需求的通信。
热线服务
在线咨询
立即填写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

注:请填写以下申请信息,我们会在收到申请的一周内与您联系。

*姓名:
*公司:
职务:
*邮箱:
*电话:
需求说明:
本人同意并愿意在未来收到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和许可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关于此需求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