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前沿

所在位置:

首页 知识中心科研前沿基于金刚石热沉片的芯片级热界面优化:破解 AI 服务器热阻瓶颈

基于金刚石热沉片的芯片级热界面优化:破解 AI 服务器热阻瓶颈

时间:2025-10-11浏览次数:5

金刚石散热技术与AI服务器液冷的结合,是应对AI高算力芯片功耗飙升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互补性技术融合

液冷的物理瓶颈: GPU 单芯片功耗已达 1400W,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135kW。传统液冷方案(如冷板式)依赖铜基材料,热导率仅 400W/m・K,难以满足芯片级散热需求。液冷系统的热阻主要集中在芯片 - 冷板界面(占总热阻 40% 以上)和冷却液循环效率。金刚石成为解决散热瓶颈的最优方案。

MBXY-CR-04b44c857799ec0b6445aebf9909bd92.png

金刚石的强化作用:

热导性能跃升:金刚石热导率达 1000-2200W/m・K,是铜的 2.5-5 倍,且热膨胀系数(1.1×10⁻⁶/°C)与硅芯片高度匹配。

系统级能效优化:金刚石冷却技术与液冷结合,可将 GPU 热点温度降低 10-20°C,风扇能耗减少 50%,并支持 25% 超频,金刚石散热 GPU 的 AI 算力较传统方案提升 3 倍。

结构设计革新:金刚石薄膜(厚度 5-30μm)可直接嵌入冷板或作为芯片封装层,缩短热传递路径。

芯片级散热:金刚石衬底(导热率2200 W/m·K)直接贴合GPU裸片,降低热阻,使结温下降60%。

热界面材料(TIM):纳米金刚石涂层填充芯片与冷板间隙,导热效率提升300%。

冷却液增强剂:微米级金刚石颗粒添加至冷却液,提升流体导热性能20%以上,突破液冷系统热交换极限。

二、系统级增效

金刚石从 “材料-界面-流体” 三层优化液冷:

材料层:替代铜合金基板,减少热膨胀系数失配问题;

界面层:解决芯片与冷板接触热阻(传统TIM仅1-5 W/m·K)

流体层:提升冷却液热容,适配GB300定制化液冷模块

化合积电是一家专注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有多晶金刚石(晶圆级金刚石、金刚石热沉片、金刚石窗口片、金刚石基复合衬底)、单晶金刚石(热学级、光学级、电子级、硼掺杂)和金刚石复合材料等,引领金刚石及新一代材料革新,赋能高端工业化应用,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器、GPU/CPU、医疗器械、5G基站、大功率LED、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光伏、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领域。

相关文章
提交您的需求!
立即填写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

注:请填写以下申请信息,我们会在收到申请的一周内与您联系。

*姓名:
*公司:
职务:
*邮箱:
*电话:
需求说明:
本人同意并愿意在未来收到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和许可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关于此需求的通信。
了解更多产品!
立即联系我们!
©2022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返回上一级

联系我们
立即填写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

*姓名:
*公司:
职务:
*邮箱:
*电话:
需求说明:
本人同意并愿意在未来收到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和许可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关于此需求的通信。
热线服务
在线咨询
立即填写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

注:请填写以下申请信息,我们会在收到申请的一周内与您联系。

*姓名:
*公司:
职务:
*邮箱:
*电话:
需求说明:
本人同意并愿意在未来收到 “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和许可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关于此需求的通信。